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我们
x
本帖最后由 孙帆 于 2025-9-22 08:36 编辑
【专业知识】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神奇应用:天然无公害,低成本高效益
1、中草药在鱼类养殖中的常见使用方法
拌饲投喂
将中草药按照一定剂量与饲料混合后投喂给鱼类。一般剂量为每公斤鱼体重0.5~1.0g,连续投喂4~6天。这种方法可以使鱼类直接摄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,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泼洒
将中草药煎制成药液后全池泼洒。使用剂量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1~2g,连续泼洒2~3天。这种方法可以使药液均匀分布在水体中,对水体中的病原体进行抑制和杀灭,从而减少鱼类感染疾病的机会。
浸泡
将中草药装入布袋中,悬挂在池塘中,让药物慢慢释放,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这种方法可以使药物在水中缓慢释放,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,对一些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挂袋
挂袋的方法与浸泡相同,也是将中草药装入布袋中悬挂在池塘中。这种方法操作简便,可以有效地利用中草药的药效,同时避免了药物在水中的快速流失。
2、防治水产病害的常用中草药在使用中草药养殖鱼类时,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,并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调整。同时,还需要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,以提高鱼类的生长和健康水平。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及其防治方法:
大黄
以根及根状茎入药,抗菌谱广,具有收敛、泻下、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。对鲫、草鱼烂鳃、肠炎、赤皮病的防治方法:每100kg鱼种用大黄、大蒜(粉碎)、食盐各500g拌精料制成药饵喂鱼,每日一次,连喂五天,效果显著,也可防治病毒性出血病。
黄芩
以根入药,有抑菌、抗病毒、利尿解毒的功效,可防治烂鳃病、败血病、肠炎等。防治方法:每100kg鱼用500g大黄、黄柏、黄芩、板蓝根(单用、合用均可),再加500g食盐拌料投喂,连喂七天,对草鱼出血病有一定效果。
五倍子
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,含大量鞣酸,能凝固蛋白质,有较强的杀菌能力,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防治方法:每立方米池塘水用3~5g捣碎浸泡后,煎汁全池泼洒,可防治赤皮病、水霉病、疥疮病。
大青叶
以叶入药,清热解毒、凉血解毒。治疗草鱼出血病:每亩水深1m,用大青叶1000g、贯众5000g,加水30kg煎水30分钟,兑水全池泼洒,防治疥疮、腐皮、烂鳃等细菌性疾病。黄连治疗鱼病的常用药。以根茎入药,具有抑菌、消炎、解毒的功效。每100kg鱼用黄连600g,百部、鱼腥草、大青叶各400g,切碎煎汁拌饵料投喂,每日1次连喂3天。
黄柏
具有清热燥湿、解毒、抑菌等功效。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,在治疗中,黄柏的剂量通常为每100kg鱼用150g。穿心莲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以全草入药,有清热解毒、消炎的功效。防治鱼病剂量为每100kg鱼使用10g,煮沸15分钟后,连汁带渣拌料投喂,连用7~10天。
白菖蒲
可将鲜嫩多汁的菖蒲切碎捣成汁,加入少量水和面粉,调入糊状,拌入适量精料做成药饵,直接投喂,同时将菖蒲沉入食台附近、进水口及池塘四周,连续用药三个疗程,可基本治愈草鱼三大病(赤皮、肠炎、烂鳃)。
蓖麻
防治赤霉病,每亩水深1m用菖蒲、蓖麻各10kg,捣烂成液状,软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。大蒜大蒜在水产养殖上常用于防治肠炎病、烂鳃病、锚头鳋病。使用每50kg饲料中添加3g大蒜素粉,连续投喂3天。
大蒜
添加在饵料中不仅防病治病,还能增加鱼的食欲。夏枯草全草入药,具有清热散火、抑制病毒的作用。常用于防治病毒性疾病。使用方法:每亩水深1m,取夏枯草、甘草各2kg,用水煎煮3次,每次加水10kg,取药液全池泼洒,每日1次连泼洒5天。
参考文献
[1] 李华, 范龙全, 李少杰. 中草药对水产养殖的无公害防治技术[J]. 渔业致富指南, 2024(11):63-64.
[2] 张平.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分析[J]. 现代农业研究, 2020, 26(04):125-126.
[3] 蒲红宇, 李晓宇, 杜青波, 等.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[J]. Engineering, 2017, 3(05):336-350. |
孙帆